轻松掌握Excel函数公式:必备技巧与实用案例深度解析大全
- 问答
- 2025-10-28 07:20:50
- 12
有人可能会觉得Excel函数很难,其实只要学会几个最常用的,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,记住一个核心:函数就是让Excel替你干活的指令。
第一部分:新手必会的五个核心函数
-
SUM函数 - 自动求和
- 干什么用:把一堆数字加起来。
- 怎么写:
=SUM(数字1, 数字2, ...)或者=SUM(一块连续的区域)。 - 举个栗子:你想计算B2到B10单元格所有数字的和,就在想显示结果的单元格里输入
=SUM(B2:B10),按回车,总和就出来了,比按计算器快多了。
-
AVERAGE函数 - 求平均值
- 干什么用:算平均数。
- 怎么写:
=AVERAGE(数字区域)。 - 举个栗子:算一下本月每天的平均支出,支出记录在C列,就写
=AVERAGE(C2:C31)。
-
COUNTIF函数 - 数一数符合条件的个数
- 干什么用:帮你数数,数一数成绩表里有多少个“优秀”,客户名单里有多少个来自“北京”的。
- 怎么写:
=COUNTIF(在哪里找, 找什么)。 - 举个栗子:A列是员工部门,你想知道“销售部”有多少人,公式就是
=COUNTIF(A:A, "销售部"),注意,文字要用英文双引号包起来。
-
IF函数 - 让表格自己判断
- 干什么用:这是最聪明的函数,能让Excel根据条件显示不同结果,逻辑是:那么…否则…。
- 怎么写:
=IF(判断条件, 条件成立时显示什么, 条件不成立时显示什么)。 - 举个栗子:判断成绩是否及格,成绩在B2单元格,60分及格,公式写为
=IF(B2>=60, "及格", "不及格"),回车后,如果B2是70,就显示“及格”;如果是59,就显示“不及格”。
-
VLOOKUP函数 - 跨表格找人找数据
- 干什么用:大名鼎鼎的查找函数,你有一张员工工号表,还有一张工资表,你想根据工号把工资自动匹配过来,就用它。
- 怎么写:
=VLOOKUP(找谁, 在哪里找, 找到后返回第几列的数据, 是不是大致找),最后一项通常填“0”,代表精确查找。 - 举个栗子:你想在“工资表”里根据A2单元格的工号,找出对应的姓名,工资表的数据在Sheet2的A到B列(A列是工号,B列是姓名),公式就是
=VLOOKUP(A2, Sheet2!A:B, 2, 0),意思是:用A2的值,去Sheet2的A到B列这个区域里找,找到完全一样的工号后,把同一行第2列(也就是B列)的姓名返回过来。
第二部分:实用案例串讲
光说不练假把式,我们把上面几个函数组合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。
场景:简单的销售业绩表 你有三列数据:A列“销售员”,B列“销售额”,C列“业绩评级”。
-
任务1:计算总销售额
- 在B列下面的一个单元格,比如B20,输入
=SUM(B2:B19)。
- 在B列下面的一个单元格,比如B20,输入
-
任务2:计算平均销售额
- 在B21输入
=AVERAGE(B2:B19)。
- 在B21输入
-
任务3:自动给每个人评级(用IF函数)
- 规则:销售额大于等于10000是“优秀”,大于等于5000是“合格”,小于5000是“待提升”。
- 在C2单元格输入一个“高级”的IF公式(嵌套IF):
=IF(B2>=10000, "优秀", IF(B2>=5000, "合格", "待提升"))。 - 这个公式的意思是:先判断是否大于10000,如果是,直接给“优秀”;如果不是,再进入下一个IF判断是否大于5000,是就给“合格”,否则就是“待提升”,写完C2后,双击单元格右下角的小点,公式就自动填充给下面所有人了。
-
任务4:统计“优秀”的员工有多少个
- 在某个单元格,比如E1,输入
=COUNTIF(C2:C19, "优秀"),结果立马出来。
- 在某个单元格,比如E1,输入
-
任务5:制作一个查询表(用VLOOKUP函数)
- 在E3单元格输入一个销售员名字,张三”。
- 在F3单元格写公式
=VLOOKUP(E3, A2:B19, 2, 0),一回车,张三的销售额就显示出来了。
最后的小贴士 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,先把这五个最常用的练熟,遇到问题时,就想想“我要干什么?求和?平均?判断?还是查找?”,然后找到对应的函数,Excel的帮助功能(按F1)也很好用,里面有很多例子,多练几次,你就会发现Excel其实没那么可怕。

本文由穆方方于2025-10-28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biluo.xlisi.cn/wenda/64702.html
